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0年2月2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殉职医生李文亮所在的医院怎样了?一线医护仍在坚持战斗

界弟 医学界 昨天

防护物资一直紧缺



甘肃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虎维东主任医师带领团队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已经工作两周了。好消息是,现在已经陆续有病人出院,大多数病人病情也在向好的方面发展。坏消息是,两周来,病区有4位患者被新冠肺炎夺去了生命。



作为定点医院之一,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目前开放510张床位,虎维东和28位医生接管两个病区、70多张床位,现已诊治了83个病人。


从福建来的医疗队比甘肃医疗队提前一天进医院病区,但火神山医院开放后,福建医疗队被抽调去支援金银潭医院。至今为止,甘肃医疗队的105人是武汉市中心医院唯一的外援。


为了维持医院运转,武汉市中心医院一位医生告诉“医学界”,医院其它院区都已停诊,支援后湖院区,现在医院全员上了一线。


防护物资一直紧缺


早上进病区的时候,医院管理发放防护用品的人告诉虎维东,好一些(达到三级防护)的防护服只剩下几套了。


“从我们来到现在,防护物资一直紧缺。”虎维东说,“没有鞋套的时候,我们就用塑料袋套上,没有N95口罩了,我们就戴双层外科口罩,有时候防护服达不到三级防护标准,我们也只能硬上,虽然有被感染风险,但该做的事还是要做,因为病人住在病区,不能把病人放在里面不管。


甘肃医疗队接管医院病区时,也把他们从甘肃带来的防护物资一并交给了医院统一分配。在防护物资最缺乏的时候,虎维东联系上一个名为“守住湖北”的公益组织,这个组织为他们提供了200套防护服、3000个口罩,4大箱成人尿不湿。


这也是虎维东在武汉援助的这段期间,感触最深的事情之一。“他们不计报酬,冒着感染风险,为我们筹集防护物资,对我们帮助很大。后来我没有再麻烦他们,因为肯定还有比我们更需要防护物资的医院和医疗队。


甘肃医疗队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参加支援的105个医护人员分为5个组,每组工作时间是8个小时。在进病区之前两个小时,他们会吃东西、喝水,补充能量,进病区前再去一趟洗手间。因为穿上防护服进入病区后,接下来的8个小时内,他们就要不能吃不能喝,不能上厕所了。



“我们防护物资太紧张了,进了病区没有特殊情况不会出来,更不会出来吃点东西、喝点水、上厕所,因为出来一趟浪费时间不说,还浪费一套防护用品,在防护用品如此紧缺的情况下,我们肯定要节省防护用品。”虎维东说,“为了解决小便问题,我们都穿着纸尿裤工作,虽然穿上很难受,但去一次卫生间就意味着消耗一套防护服。


N95口罩防护时间是6-8小时,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时间只有4个小时。有N95的时候,按照防护要求,虎维东和队员们会在外面再戴一层外科口罩,坚持8个小时。如果没有N95口罩时,就戴双层外科口罩,他们不敢在病区里待太久,最多6个小时就要撤出。这时,就要调整排班。


依然充满信心


虽然工作压力、精神压力都很大,身体也有些疲惫,但是对于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虎维东和队员们依然充满信心。


在病区时,队员们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护目镜表面全是水雾,里面的衣服很快被汗水浸湿了,即便再不舒服,也要坚持8个小时,而且因为穿着防护服,工作很不方便,尤其是在书写医疗文书、开医嘱时。


出了病区,队员们回到居住的宿舍,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房间自我隔离,吃饭也是去餐厅打包后带回房间吃。


“因为不知道谁会被感染,所以都互不接触,我们除了吃饭、喝水,基本都戴着口罩,我们接触的都是高度疑似和确诊的新冠肺炎病人,我们是实战而不是在演习,容不得半点马虎,安排工作,队员之间交流都是靠电话、微信、短信。


医疗队的微信群里,有两位心理医生,在群里时常给队员们进行心理疏导,以及时排解压力。心理医生在甘肃和大家线上交流。“这是我们省卫健委和医疗队领导对大家的关心,以便于让队员们调整好心态,更加努力的工作,救治更多的患者”,虎维东医生说。


武汉本地的医务人员已有很多被感染,武汉市中心医院是医务人员被感染较多的医院之一,据医院内部流出的信息,大约有150人被感染。在虎维东管理的两个病区内,就收治过几位本院工作人员。



医务人员被感染,虎维东分析有四个原因:一是病毒本身传染性很强,二是传染途径多,三与人的自身免疫状态有关,四是防护物资不足,部分达不到三级防护要求,导致防护有漏洞。


只要疫情持续下去,虎维东和队员们就要继续在武汉坚持下去。他说:“乐观的估计,大约还需要一个月左右,疫情才能被压制,大家持续处于高压、疲劳状态,免疫力也会下降,感染风险也会增大。



以后每天都会有人出院了


虎维东医生来到武汉前,只在医院发热门诊接诊过疑似病例,他所在医院不是这次疫情的定点医院。但在SARS期间,他在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都工作过。2009年的甲流疫情期间,他组建并主持医院的甲流重症病房工作,因此在应对传染病上,经验毕竟丰富。


两个病区收治的80多个病人中,有70多人都是重症病人。虎维东说:“我们病区没有轻症的,床位始终都是满的,还加了两张床。


各个年龄段的病人都有,最小的病人才15岁,年龄最大的已经86岁。半个月来,病区死亡的4个病人年龄都在64岁以上,且都有基础疾病。


病区里的病人普遍都很紧张焦虑,压力很大。因为是传染病,多数病人并非是家里唯一的感染者,家庭聚集性病例很常见,还分散在不同医院或不同病区。“那位15岁的患者和他妈妈都在我们病区,他妈妈病情更重一些,他是因为照顾妈妈被感染的,不过现在两人病情都已明显好转。


所以,在病房里除了做医疗工作外,虎维东和队员们还尽量抽时间与病人聊天,抚慰病人,给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病人状态好了,治疗效果好了,我们医生也会更有信心。


明天,就会有两位病人出院,一位三十多岁,一位四十多岁。


虎维东说:“以后基本上每天都会有病人出院了。



“讲出你的故事

抗新冠肺炎故事征集中


新冠疫情、医护再上战场;

一方有难、全国人民支援!


欢迎一线医生、护士、院长、官员、患者等,

有故事的人们联系小编,

讲述自己的故事。


请加微信:15811355643



病毒传染力究竟有多强,牵动所有人的心。

点击原文阅读,查看疫情更新更全信息


来源:“医学界”微信公众号
作者:田栋梁
责编:郑华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